近年来
,国产蓝莓凭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市场青睐,成为“网红水果”
,蓝莓产业也成为农业高附加值产业
。
正值春日
,记者深入我国蓝莓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发现
,一颗小小的蓝莓
,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光芒。当地以高附加值的蓝莓产业为突破口
,探索出农户
、村集体企业
、龙头企业三方利益联结的“622”联农带农益农新机制
,让农民站在产业链价值链的“C位”
。同时
,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
、撬动盘活乡村振兴资金
,破解农村群众参与产业难及增收难
、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
,还推动农田向农场转变
、农户向农场主转变
。
小小蓝莓撬动联农带农新机制
正当国内不少产区的蓝莓株苗刚刚迎来花期
,蒙自市草坝镇的早熟蓝莓已经迎来产季。在大棚里
,一颗颗成熟的蓝莓如宝石般点缀枝头
,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装箱
。
蒙自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汪政银介绍
,凭借得天独厚的水
、土
、光
、热等自然条件
,草坝镇成为种植蓝莓的宝地
。这里的蓝莓采摘季从每年11月到次年5月
,正是国内其他产区及进口蓝莓的上市空窗期
。
瞄准气候
、地理等优势
,2018年以来
,蒙自引入联想佳沃
、海升集团
、58农业
、卓莓(怡颗莓)
、云科创等知名农业企业入驻
,引导蓝莓产业发展
,目前已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
。
在蒙自蓝莓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
,一些新问题随之出现
,特别是产业发展红利惠及群众少
,村集体守着资源却赚不到钱
。
其中
,蓝莓基地每亩大棚
、水肥系统等需要数万元的投入
,且周期较长
,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户望而却步
,对企业的资金压力也较大
。同时
,自发种植蓝莓的农户营销能力差
,缺乏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
,且蓝莓品质不稳定
,收入受市场波动大
。
如何让村集体和农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
?如何在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保证种植管理水平
?
问题是变革的动力
。当地持续在联农带农方面进行探索,先后涌现出红河佳裕“兜底增收28”
、柒瑞结农场“合作种植352”等机制
。2021年
,蒙自市继续以蓝莓产业为突破口
,破解群众增收难
、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
,探索出“622”联农带农新机制
。
草坝镇党委书记万葵介绍
,“622”是利益分成的简写
,即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%、村集体企业20%
、龙头企业20%的比例进行分配
,其核心是企业集体农民合作共赢
。根据蓝莓种苗更迭周期
,这一机制以5年为期
,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苗源
、技术指导
,打造市场品牌和销售渠道
,提高蓝莓价值
;农户负责土地投入
、基础设施建设
、日常管理等工作
;14个村委会联合成立蒙自市振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
,出资为农户垫购苗木
、改造大棚
、建设灌溉设施等生产资料
。
当地仙景社区的90后“农场主”许泽是第一个加入“622”机制的农户,他于2021年开始种植蓝莓4.5亩
,当年即获得净收益12万多元
。2023年
,他种植蓝莓22亩
,首产季分红108万元
,净收益64.3万元
。许泽充满希望地说
:“今年蓝莓的净收益估计也在六七十万元
。”
许泽的成功
,让周边农户看到了蓝莓种植的广阔前景
。2021年至今
,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参与到蒙自蓝莓“622”联农带农机制中来
。
汪政银介绍
,2023年蒙自市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.7万亩
,产值高达20.4亿元
,带动了32个行政村和2万余农户增收
,其中以“622”机制发展的62个蓝莓家庭农场创收620万元以上
,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已达80个
。
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改造提升
农业虽是传统产业
,但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
。受访干部
、群众表示
,“622”机制助力劳动者
、劳动资料
、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
,既解决了企业租地
、人工等生产成本的投入压力
,又解决农户种植端
、营销端的难题
,还改变了薄弱的村集体经济
、盘活闲置资产
,从而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提升
。
在这种机制推动下
,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
。
草坝镇镇长冯梅介绍
,草坝镇改变以往农业产业发展中农户靠流转土地得租金
、基地打工得薪金的传统机制
,推动农户收入由财产性收入
、工资性收入向经营性收入转变
。农户
、村集体
、龙头企业合作开展“孵化家庭农场”实践
,农户以土地
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蓝莓产业发展
,推动农户由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
,推动农民向市民化
、专业化
、职业化转型
,合作期平均每年每亩可分红3万元以上
,比传统的“租金+薪金”机制实现收入翻番,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
。
农田管理从“粗放经验型”向“集约高效型”转变
。
许泽说
,龙头企业定期开展蓝莓种植
、管护
、采摘等种植技术及市场知识培训
,农户严格按照他们制定的蓝莓栽培水肥配方
、病虫害防治
、修剪等种植技术方案和农艺标准规范操作
,有效提升了蓝莓种植的精细化
、规范化水平
。
“622”机制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
,更将蒙自市蓝莓产业的亩产量和亩产值提高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上
。冯梅介绍
,2023年草坝镇蓝莓株产
、商品率和亩产量分别提升15%
、10%和40%
,实现生产效率大幅跃升
。
“大奖国际还组织蓝莓种植大户前往西班牙
、西安
、青岛等地走访学习
,推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
、零工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
。”万葵说
。
为保障农民财产权益
,强化产业资金运行的安全性
、规范性和有效性
,草坝镇党委政府
、村集体企业
、龙头企业三方建立了在线农户蓝莓交收和结算管理平台
。
“每天农户交收蓝莓后
,可在线查询交收蓝莓的等级
、规格和数量
,每半个月农户可以在线查询销售价格
,每个月可在线查询交货资金的结算状况
,做到每笔资金可复核
、可追溯
,切实守护好农户利益
。”蒙自市振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吉强说
。
公司为农户进入蓝莓产业提供系统的社会化服务
;村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户由“单打独斗”向“抱团发展”转变
,农户转为职业农民
,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改造提升
。
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三大启示
记者调研发现,这种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
,既减轻了企业在租地
、基础设施建设
、管理和采摘等方面的成本压力
,又解决了农户在种植和营销端的难题
,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共赢
,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三个启示
。
一是确保农民始终站在产业链价值链的“C位”
。
冯梅介绍
,这种机制推动农田向农场转变
、农户向农场主转变
,推动农户收入由财产性收入
、工资性收入向经营性收入转变
,农民不再以务工者而以“农场主”身份成为产业链价值链重要一环
,合作期实现收入翻番
。
草坝镇第一个“家庭农场主”许泽已经成长为片区小组长
,还带动周边9户农户也成为“家庭农场主”
。邱都村村民王进在许泽的带动下
,于2022年种植了5亩蓝莓
,仅用一年时间就回本并净赚2万元
。因为管理得好
,蓝莓产量高
,他还获得了企业给予的“超产奖”奖金
。
二是村集体企业居间服务,既架起农户和企业合作桥梁
,又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
、财政资金保值增值
。
万葵介绍,全镇所有14个村(社区)都加入了村集体企业振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
,承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万元
、撬动银行贷款100万元
,统筹整合来自各口的财政惠农资金
,并将“622”机制经营收益滚动投入使用
,极大盘活辖区农村集体资产
、资源
、资金
,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
。2023年
,全镇村(社区)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42.04万元
,比2022年增加12.86%
。
在了解到“622”机制后
,2023年草坝镇一村也以9.7亩村集体土地作为家庭农场的方式参与蓝莓种植“622”机制
。一村党总支书记杨玉科介绍
:“大奖国际村集体土地之前是闲置的
。在种蓝莓后
,2023年第一个产季收入15万元
,预计2024年第二个产季结束后村集体纯收入可突破25万元,加上作为村集体企业股东的利润分红
,大奖国际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
,解决更多的问题
。”目前一村已发展蓝莓种植170余亩
。
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
,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
。
农业龙头企业带领农户由“种得好”向“卖得好”转变
。
“面对市场竞争
,企业
、农户
、村集体都是‘一根绳上的蚂蚱’
,必须抱团发展
。”草坝镇引入的云科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崇军介绍
,市场竞争要降成本
、打品牌
,品牌的基础在于蓝莓品质稳定
。公司在专利品种
、优质种苗
、基质
、蓝莓采收
、分级包装等方面严控品质
,并帮助农户垫付农资和部分包装材料费
,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投入
。如今
,公司注册运营的“满时”蓝莓品牌已销往京沪等地
,稳定的品质获得多家大型商超的认可
,从而实现多方共赢
。
下一步
,蒙自市将重点聚焦蓝莓抓转型
,打造全国蓝莓产业集群
,在前端研发
、中端加工
、后端销售上下功夫
,做深“蓝莓+”产业链条
,并向其他产业推广此机制
。
万葵认为
,蓝莓是高附加值产业
,所以各方开展创新的积极性较高
。“622”机制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
,以后随着蓝莓市场变化
,各方主体的利益分配会发生变化
,但不管是“622”比例还是其他比例
,这种破解现实难题
、提高生产效率
、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新机制会不断探索出新
。
来源
:经济参考报